2022年11月17日,贵州省麻醉与器官保护重点实验室开展2020级学术型麻醉学研究生中期报告,共有十名研究生进行中期汇报,报告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进行,邀请了上海科技大学沈伟教授教授,第二附属医院张益教授以及本校喻田教授、肖智教授、张宇教授、周亮副教授、余守洋副教授作为答辩委员。
序号 |
学号 |
研究生姓名 |
导师姓名 |
学位类别 |
二级学院(或教学单位)名称 |
专业名称 |
研究方向 |
论文题目 |
中期检查时间 |
中期检查次数 |
中期检查地点 |
1 |
2020110190 |
丁妍文 |
张益 |
学术型 |
麻醉医学院 |
麻醉学 |
全麻机制 |
老年小鼠伏隔核多巴胺能受体组蛋白乙酰化改变在全麻后苏醒延迟中作用的研究 |
2022.11.17 AM:9:00 |
第一次 |
新蒲校区科研楼5楼小会议室 腾讯会议:651490779 会议密码:4052 |
2 |
2020110189 |
彭仪婷 |
张益 |
学术型 |
麻醉医学院 |
麻醉学 |
全麻机制 |
腹侧苍白球-腹侧被盖区GABA能神经通路在七氟醚致意识改变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
2022.11.17 AM:9:00 |
第一次 |
新蒲校区科研楼5楼小会议室 腾讯会议:651490779 会议密码:4052 |
3 |
2020110187 |
唐涣垚 |
周亮 |
学术型 |
麻醉医学院 |
麻醉学 |
全麻机制 |
DCNVGluT2-VTA通路在全身麻醉药致意识消失于恢复的作用与神经环路研究 |
2022.11.17 AM:9:00 |
第一次 |
新蒲校区科研楼5楼小会议室 腾讯会议:651490779 会议密码:4052 |
4 |
2020110188 |
孟令坤 |
周亮 |
学术型 |
麻醉医学院 |
麻醉学 |
全麻机制 |
APCVGluT2-IL通路在全身麻醉致意识消失及意识恢复中的作用研究 |
2022.11.17 AM:9:00 |
第一次 |
新蒲校区科研楼5楼小会议室 腾讯会议:651490779 会议密码:4052 |
5 |
2020110186 |
陈诗渝 |
张宇 |
学术型 |
麻醉医学院 |
麻醉学 |
全麻机制 |
丙泊酚对丘脑网状核神经元电活动和突触调控功能的影响 |
2022.11.17 AM:9:00 |
第一次 |
新蒲校区科研楼5楼小会议室 腾讯会议:651490779 会议密码:4052 |
6 |
2020110184 |
郑丹旭 |
余守洋 |
学术型 |
麻醉医学院 |
麻醉学 |
全麻机制 |
背侧被盖核在全身麻醉中致意识改变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
2022.11.17 AM:9:00 |
第一次 |
新蒲校区科研楼5楼小会议室 腾讯会议:651490779 会议密码:4052 |
7 |
2020110178 |
艾仕青 |
喻田 |
学术型 |
麻醉医学院 |
麻醉学 |
全麻机制 |
PBNGABAergic神经元在全身麻醉中的作用研究 |
2022.11.17 AM:9:00 |
第一次 |
新蒲校区科研楼5楼小会议室 腾讯会议:651490779 会议密码:4052 |
8 |
2020110177 |
唐苏 |
喻田 |
学术型 |
麻醉医学院 |
麻醉学 |
全麻机制 |
内侧前额叶皮层Glu能和GABA能神经元在全身麻醉药致意识改变中的机制研究 |
2022.11.17 AM:9:00 |
第一次 |
新蒲校区科研楼5楼小会议室 腾讯会议:651490779 会议密码:4052 |
9 |
2020110179 |
何仕梅 |
王海英 |
学术型 |
麻醉医学院 |
麻醉学 |
全麻机制 |
丙泊酚对内侧前额叶皮层不同神经元电生理特性的影响 |
2022.11.17 AM:9:00 |
第一次 |
新蒲校区科研楼5楼小会议室 腾讯会议:651490779 会议密码:4052 |
10 |
2020110182 |
邹和林 |
曹嵩 |
学术型 |
麻醉医学院 |
麻醉学 |
疼痛机制 |
蓝斑核-内侧前额叶/海马CA3投射通路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及痛性焦虑抑郁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
2022.11.17 AM:9:00 |
第一次 |
新蒲校区科研楼5楼小会议室 腾讯会议:651490779 会议密码:4052 |